ペリオ敦煌図録図版解説 第2巻 図111

沙武田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主室南壁。

莫高窟第220窟南壁上层五代壁画佛教史迹画与瑞像图合集。第220窟本为初唐642年左右由翟通营建的“翟家窟”,南壁画大幅无量寿经变,北壁画药师七佛变相,东壁画维摩诘经变。后到五代925年时其九代孙、敦煌著名的天文历法博士翟奉达重修,完全覆盖了表层壁画,在南壁画此内容,北壁不清。该表层壁画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人为剥离,没有保存下来,只有图版。

这幅画中的单个图像是沿三组平行线构成,故事情节位于图像的两边较低的部位。第一排(上部)包括13个图像,第二排(从上部到末端)有11个图像,第三排有9个图像,表现于这幅壁画的所有图像的数量是33幅。 “双身瑞像”位于第二排(从上部到末端),是第一排的第十个图像(从左至右,即从东到西)。第一排(上面的一排)的第二个图像(从东至西,即从左至右。下面是相同的顺序方向)是“鹿野苑造像”。第一排的第三身佛像可以确定地称为“指日月瑞像”或“指日月光明瑞像”。上排的第四个形象是一身身著白衣的坐佛,为“天竺国白银弥勒瑞像”。第二排的第三身造像斜恣而立,他稍稍弯身用右手去给站在他面前的一非常微小的人物给东西,为“施珠瑞像”。第三排的第一身造像是一身站立菩萨,为“天竺摩迦国观世音菩萨”。第三排的第三身造像为一四臂坐菩萨像,二臂上举手持日月,另二臂相交持于胸前,为“弥勒菩萨随释迦来摩城”。第三排的第五身图像是著名的凉州瑞像。

除了在上部的33身“圣像”之外,另有五幅佛教故事中的奇闻传说故事也被画在了这些圣像的两旁与第220窟南壁较低的部位。最为显著的主题表现的是于阗国(Khotan)的历史传说故事,而且这些画面几乎占据了南壁下半部的所有空间。左侧下部为舍利弗与毗沙门天王决海的故事。在画面的右部,有六幅较小的故事画,其中的四幅是为由乔炎弥国(Kausambi)优填王(Udayana)创制的佛圣像:“一手遮天”、泥泊罗(Ne第al)“水火池”和阿育王(King Asoka)塔。

另按1907年伯希和记录的题记,表明第220窟南壁所描绘内容另有: “迦叶如来从舍卫国腾空至于阗国”、“分身佛从中印度犍陀罗国来”、“石佛迎现于阗国时”、“释迦牟尼佛旃檀真容从来坎城住”、“囗毗波湿佛从舍卫国腾空至于阗国时”、“蒲州香铁佛……至于阗国时”、“南无拘留孙佛……来住于阗国时”、“北方中囗天王决海至于阗国时”。

この解説に関連するペリオ敦煌図録ページ

関連する窟の他の図版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