ペリオ敦煌図録図版解説 第5巻 図277

张善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

主室西壁下方。敦编第431窟,观无量寿经变之十六观局部。该窟乃是北魏时期开凿,初唐重修时地面下挖,并在北魏千佛下绘制该观经变。因此在该壁十六观部分仍能看到北魏时期的药叉形象。《观无量寿佛经》记载,阿阇世在提婆达多的唆使之下,先后把国王和王后囚禁。宫中韦提希夫人向释迦佛礼敬忏悔,希望能够往生到阿弥陀净土。因此释迦即教之十六观,观想西方净土世界的种种微妙。十六观的一般形式是:韦提希夫人跪在地上,其面前画有不同的形象,诸如宝池、琉璃地以及佛像,其形式和早期禅观比丘图有很大的相似性。上方北端是第十一观观大势至菩萨。经云:大势至菩萨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之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下方北段则是第十观,观观世音。经云:观世音菩萨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这两种观想方法同时也展示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的特征,成为我们判断此二菩萨图像依据。上方南段,据学者研究,是第十二观普想观。下方则是第十三观杂想观。该观想方法未提及二菩萨坐莲台,而是“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这大概和图中所采用的站姿相符。十六观下方乃是初唐供养人像列。该图不拘泥于形式。牛、马和车杂乱其间。

この解説に関連するペリオ敦煌図録ページ

関連する窟の他の図版解説